註冊 通知 () 個人中心 我的遊戲 我的筆記 我的漫畫 登出
DG² 29618294

關注中 0 關注者 4

遊戲評論 (11) 更多

幽灵妈帮劳资测评了!这怎么玩啊
我忍着连PV都不看就是玩法剧情音乐设定等各方面都不想被剧透,结果幽灵妈一上来就告诉我跟其它游戏差不多
搞屁啊!让我们断绝母子关系
好玩和想课没法按高啊…这如同FF一般的战斗完全就是SE用烂掉的旧战斗系统,手机上用也是可以理解但是真不是好玩啊
想课,刚开始能课啥,开局随便顺手打打十几分钟就免费三十连了其它暂时没见到有什么需要课的地方,但是看好像有章节和关卡可以解锁?但是课金动力不太大
以外的都可以按满了,画面虽然并不是独树一帜但是艺术风格一如既往的尼尔,音乐MONACA原汁原味,剧情机械纪元的旁边小故事大合集,有何槽可吐
关卡美术设计越到后面越好看了只能按满了
沉迷剧情害我没有リセマラ,一条9S一直打,但是花江夏树TNND话很少啊一点都不9S!虽然有角色支线但是角色战斗对白才三句话我不如刷个2B或者A2小姐姐哈啊哈啊哈啊
这万恶的武器角色同池唉不说了リセマラ去
———连出了2B和A2,定睛一看A2比2B还翘。9S你醒醒啊你特么平时连联络员小姐都要调戏啊!现在你旁边就有穿着暴露的改造人战士小姐姐和穿着暴露的忧伤杀手大姐姐啊!劳资还给你搞了两个2B你特么倒是

櫻花革命

2.4

SEGA都在死亡边缘了还扔这种玩意出来赌社运…搞一波大宣传又播出个动画来,还以为要出什么孤注一掷的黑马作品…就这么个DMM质量的玩意…
IDOLA还死得不够的样子。

对于经常玩SE的我来说简直是夭寿了。SE居然特么的做人了。
上一次在手游上玩到主机级的内容真的不知道是多久前,作为核心玩法的战斗很出色,音乐也很上档次,没有氪金黑洞,也没有登录就送一刀9999。
剧情非常让人怀念起PS时代的作品,一度误以为在读女神侧身像的剧本,没有学习现今作品泛滥的轻小说和超展开,而是很像经典主机年代那种较为平和或凄冷的故事一步步深入的风格。只是剧情多少让我产生一些枪墓、女神侧身像以及最终幻想的既视感,尤其富线就像是在扮演枪墓的布兰登一样很情景重现。然后各个角色又有自己的支线故事,真的平均每个角色都能有几个小时的内容,要隔壁的氪金解锁有何用。
然而我并没有NS,所以没有玩过原作,从原作的截图啊视频来比对,虽然同样是UE4但滤镜多少有折扣,一些场景下近景的抠图感严重,而且游戏内容方面似乎不够复杂。移动显然是针对触摸平台优化的,也经常因为不习惯这样的移动而撞上打不过的野BOSS,但是探索那些隐藏的路线简直好玩。
然后可能有些年轻的玩家会难以接受这种艺术风格,并且由于角色是类似GACHA游所以数量繁多,制作组多少在这上面也跟成本做了妥协,四星以下角色插画几乎是一个模板改出多个造型。像素绘方面并没有失准,只是如果以我个人平时也点像素的经验来说,一些动作还可以再多几帧,比如摇头的动作看不出是在摇头。

不花钱在手机上玩SE的主机风格游戏!2020!
但是也有一个很两极的问题:我真的需要在一个6.x寸的屏幕,电池的50%以上都是生死攸关,没有任何物理的游戏操作按键的触摸移动设备上,玩一款拿起来就放不下的游戏吗?
我没意见,但下一位不一定,所以取自己爱好即可。

虽然脑筋急转弯解谜说白了就是去填制作者的脑洞,但是脑洞本质上是一种知性的品质的东西。所谓1+1=3是因为一母一父可得一子所以是3,当然是可以这样解,但这并不有趣。好的例子很多,BABA IS YOU就是一个不错的解,显然这个,以及大多数QOOAPP里能找到的类似的解谜都是没有那样的品质,而纯粹是广告植入器。对于开发者来说可能认为手游休闲游戏就是需要拿得起放得下,但是出品一个放下了就不再想启动的游戏APP,可能意图根本就不是开发一个游戏吧。
对很多同类脑筋急转弯通用的看法。

蒼藍誓約 | 簡中版

1.8

剧本啊
你何以如此垃圾
中文啊
你为何对年轻制作者如此残酷

魅影再臨 Exos Heroes

1.8

这个彻底的拒绝向前走的亚游产业开始让人陷入绝望。
看着“韩游除了画面一无是处”、“日游好玩法粪运营”、“国产无耻抄抄抄”的状况十几年,游戏这个产业在十几年的技术更新换代之后本质上仍然没有任何的变化,发展到手游上也依然是把一两种成功模式的套路复制复制再复制,继续把各地游戏的最愚蠢的那一部分发扬光大,毫无进步思维,然后又把这个止步不前的思想作为下一代培养的基础体系继续发扬下去,真的是一言难尽的绝望。

游戏设计有病,前几个小时劝退,摸透了之后不需要再玩别的游戏了,这个门槛设计的操作简直秀。
关卡设计本身就是被设计成后期游戏内容,而不是开局十连然后无脑自动推图,没个两三天不停歇真的推不到5A,而B图难度在前期直接就不敢碰,对战术的设计非常硬核的乍看是横版战斗RPG实际上是简化了移动地图的SLG,作为不选海陆空某一限定主题的玩家来说,真的不知道舰娘游戏们的存在意义在哪,超低估的黑马作品。
真的不明白为何要出在手机上走进氪金大圈而不是主机上发扬匠魂精神,实际被市场培养的SSR无脑推玩家群体也让运营受到不少打击,推荐过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撑过半小时就删了,因为不符合他们的“教程——十连抽——自动推图”的游戏世界。
缺点是基于鼓励氪金的平衡,初始三星的角色无需培养就是即战力,比初始一、二星角色强不是一点点,而后期培养虽然很平衡但是一二星的投入量非常巨大,不如初始三星在无投入情况下就可以立刻派上去打。
然后音乐非常的催眠,战斗时的音乐有点日常生活用BGM,非常非常的脱力,反而是战斗准备画面的音乐更像是战场用。照理来说这么有野心的游戏应该会请一个够强的音乐人。
最后,十连抽是二星保底,然后限定提高机率的角色并没有升高多少,连抽和单抽所获得的附带币是相同的,于是单抽反而还比较有机会出奇迹。
虽然整体游戏上是个很鼓励课金的设计,但是光只是入手角色来说并没有很大难度,只是要培养角色收集碎片这个巨大工程来说显然是充钱来的快,因为角色碎片掉落不固定,一个关卡可以有多个角色的碎片,然而每次只会掉一个,于是主要的入手手段是靠其它模式赚取对应的币在兑换商店里换碎片最有效率。
如果游戏内容能够跟上,真的应该在主机上出,按目前感受的运营状况来说,很担心关服,这种手游一关服,就没有离线内容可以给你玩了,一切投入都白花,然后看到失败案例的其他制作人也不会再出这样硬核战略,所以真的不明白为何要在手游这一平台上冒险。

不如出DRAMA CD

长文注意。
讲这个游戏根本无法避开《为了谁的炼金术士》不谈,完全可以当做《为了谁的炼金术士2》来玩,换皮成分非常多,开场的剧情PLOT也是如出一辙,基本上玩过炼金的可以完全忽略教程部分,甚至连炼金的战后随机出现的流浪商人都整个搬了进去,于是GUMI基本上是把炼金直接当做解决方案丢给了SE,GUMI特色的比较硬核但同时也有手游快节奏要素的战斗系统几乎是全套搬运过来。不同的基本上只是CHAIN(同种武器&同种属性的攻击叠加)的导入,但是CHAIN也是一个比较老套的设定所以战略上手并不难。
另一个不同点是角色的技能强化是使用FF系列尤其是FF战略版系列的JP值设定和熟练度设定,这次角色们必须要通过累积战斗次数来升级技能、武器熟练度这些属性。
然后最大的不同点是角色星级了。炼金由于是个比较老的成熟游戏所以目前感觉不到升星、突破等有多难,几乎无需氪金,且战略要素比较重所以四星五星之间拥有不错的平衡性,只要策略到位甚至不会感觉到不同星级的角色之间有多大的实力差距,但是这款游戏在目前阶段UR、SSR跟SR有着非常大的能力差距,UR甚至LV1就直接可以作为即战力直接打活动任务,SSR略差一些,SR跟UR之间能力值的差距可以去到三位数跟两位数的差距,是个看上去氪金要素挺重而且可能endgame路线是设计成以全UR队为准的,可以说是“很SE特色的游戏”。
角色的强化也是非常类似GUMI以往的游戏,角色LV上限的突破也是靠角色碎片(通过抽相同角色、使用同属性石头替代、一日三次的角色碎片关卡等),角色职业的升级也是依靠一般关卡中获得的特定职业物品,但有巨大变化的是角色升星系统(觉醒)不再是炼金那样可以简单完成的任务,而是更类似炼金的“真理开眼”系统一样苛刻,道具难凑齐。
概括来说,FF的伊瓦利斯风格的世界观和数值设定,加上为了谁的炼金术士的几乎全套游戏系统,就是这款游戏了。有类似FF战略版的硬核,有超越炼金的整体画面效果、SHADER和全比例的角色3D模型(不是三头身,终于),也有这类游戏几乎不能少的突破、觉醒等强化要素,即使氪金也不会减少肝度的,最好不要当做快餐手游来玩,而是当成家用机&掌机游戏来看待可能会比较好,GUMI的游戏设计风格如果用这些年的一键全自动挂机一刀999的游戏感觉来玩,END GAME CONTENS图的GAME OVER是分分钟的事,而且三分钟试玩——卸载率非常高。

打开首先要一些其它游戏没有要的权限。
然后是挺不错的美术,场景和角色立绘都不错但是战斗素材有点脱力。
民族风的音乐有点烂大街。
碰怪战斗的RPG但是并没有什么革新,中规中矩的流水线作品。
剧情可以说是一大特色,仿佛标着“产品适用年龄:两岁及以上”的游戏剧本。搞着一堆明显是面向成人而且并不给任何审查面子的角色美术,然后搭上一大堆子供向剧情。
战斗素材还原立绘的程度连50%都达不到,而且对比同类游戏的Q版素材有着明显的降智感。
没法代表别的玩家的看法,但个人来说可能逛P站会有更好的游戏体验。聘请个卡牌画师,上一组罐头音乐,学习个韩游用烂的仿RTS战斗,然后搭上仿佛是在FLASH里鼠绘而且完全不还原立绘细节的战斗素材,这简直是我这两年能体验到的最廉价地做一款伪装成大作的手游的办法了。

我一直以为这种游戏总会有个硬核点的横屏动作系按键配置,结果总是单手的地铁烧时间作品。不知道是在玩游戏还是在玩宣传企划,莫名其妙。

查看更多
筆記 (2) 更多
更新了无数特么的版本了,游戏列表依然是同一批游戏会一直刷出来个三五次,顺序也是一如既往的莫名其妙。
游戏页一点开是编辑推荐,最新游戏按钮在最烦人的左手上方偏中间的第二位置,屏幕大一点非得要换个握持姿势。哇你好推荐哦。不如一打开APP你直接限制我左右滑动看你推荐吧。
我不懂渠道,我不知道渠道有多难做,但是要做到迟一个月才上架把那不如别搞了,再写个软文怼一怼做做危机公关好了。
akamai。
女性向很热闹和言论自由环境是唯二的优点了,那不如做揭示版??
没有被同类碾死也是个奇迹。
閲讀正文
12
在QooApp開啟